工程设计网

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结构设计 > 框架结构设计 > 结构力学弯矩分配法

框架结构设计

结构力学弯矩分配法

工程设计网 2023-08-29 框架结构设计 0
引言结构力学是研究物体所受内部力学变形和外部作用力学变形的学科。其中,弯矩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力学方法。它通过将弯矩分配给各支点,来计算某一梁或柱的内力、挠度等参数,使其更加精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本文

引言

结构力学是研究物体所受内部力学变形和外部作用力学变形的学科。其中,弯矩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力学方法。它通过将弯矩分配给各支点,来计算某一梁或柱的内力、挠度等参数,使其更加精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本文将介绍弯矩分配法的原理、计算方法、应用场景以及实际案例。

主体

弯矩分配法的原理

弯矩分配法是应用静力学平衡原理的一种解决梁的内力、挠度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不定形梁的弯矩分配到支点上,每个支点所受的弯矩与另一种梁上的弯矩相等,然后再用分段函数的方法计算出各段上的内力、挠度等参数。

具体来说,假设要计算一根长度为L的梁,梁的跨度为a,梁的两端支点分别位于梁的两端。梁的不定形被分为m段,m个支点。根据平衡原理,假设梁上一段的弯矩为M,这段弯矩将被分配到两个相邻的支点上。如果将这段弯矩等分配给两个支点,那么前一个支点受到的力矩为M/2,后一个支点受到的力矩也为M/2。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所有支点所受的力矩。

弯矩分配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弯矩分配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1. 对梁进行分段。将梁分成m段,每一段的长度为Δx。

结构力学弯矩分配法

2. 确定m个支点。支点个数m等于分段数加1。

3. 将悬挂于梁上的荷载和弯矩转化成支承反力和弯矩。同时,给定梁在每一个支点处的条件。

4. 从第一个支点开始,构造一组方程。该组方程基于力与力矩的横向静力平衡原理。每一个方程包括两个未知数:弯矩mi和剪力qi。通过解方程组来确定mi和qi。

5. 在每一个支点处计算梁的内力和挠度。内力和挠度可以由mi和qi通过分段函数求出。

6. 根据梁的条件求出积分常数。例如,如果梁的两端为固着支点,则梁的挠度在该点为零。

7. 根据梁的条件求出梁的位移方程。该方程通常以正弦余弦函数的形式表示。

弯矩分配法的应用场景

弯矩分配法广泛应用于梁和柱的结构分析中。该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

1. 简单支承梁的分析。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简单支承梁的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参数。

2. 悬臂梁的分析。该方法可以计算出悬挂在一端的梁的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参数。

3. 柱的分析。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直立柱的内力、挠度和稳定性等参数。

弯矩分配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个实际案例是,有一个长度为10m的悬挂式钢索桥,桥横跨在一条河流之上。钢索桥以p=70.916kN/m等荷载和q=42.910kN/m的弯矩所致,其中$q_1=q_4=q_7=0$。

首先,将钢索桥分为7个等长的段。则每个段长为L/7=1.4286m。下一步,需要确定8个支点:钢索桥的两端和中间6个支点。

由此,钢索桥的支座分别受到反向作用力$R_1$和$R_8$。根据初始条件$q_1=0$和$q_8=0$,可以得到下面的方程组:

$$ R_1+R_2=pL $$

$$ R_2+R_3=pL-q_2\Delta x $$

$$ R_3+R_4=pL-q_3\Delta x $$

$$ R_4+R_5=pL-q_4\Delta x $$

$$ R_5+R_6=pL-q_5\Delta x $$

$$ R_6+R_7=pL-q_6\Delta x $$

$$ R_7+R_8=pL $$

8个未知数和8个方程一一对应,因此可以解出未知量$q_2$至$q_7$。这样,就可以计算出钢索桥各个支点的弯矩、剪力和挠度等参数。

结论

弯矩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力学方法,其原理是将不定形梁的弯矩分配到各个支点上,通过分段计算来得到各段内力、挠度等参数。弯矩分配法适用于简单支承梁、悬挂式梁以及直立柱的分析。其实际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桥梁、楼房、机械等各种工程结构的设计计算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将等分弯矩法和弯矩分配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

建筑资质代办专业顾问:

赵经理

13198516101